您的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广播影视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1-7月外宣工程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6-9-7 13:03:48   点击:次   【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广播电视外宣工作竞争加剧,发稿用稿异常艰难,濮阳市广播电视台在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台对外宣传始终坚持“节目(稿件)引领、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瞄准“多发稿、发大稿、上中央主流媒体、攻重点节目头条”的目标,全台上下统一思想,加压奋进。截至7月份,广播外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发稿60篇、“中国之声”发稿41篇、“乡村之声”发稿136篇,在全国地市级台排名第一,对省台发稿是以发稿计分排名,我台广播外宣总分数为873.5,在全省地市台排名第五;电视外宣共在上级媒体发稿300余条,发稿数量在全省地市台排名第四。我台广播电视对上发稿冲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广播外宣
        1.按照全市工作大局,4月份以来,我台广播外宣将重点放在我市精准扶贫的宣传上,其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频率《三农中国》栏目中播发了《王芳和她的百宝囊》、《盛海锋:群众致富带头人》、《赵敬涛:群众脱贫的贴心人》、《研究糟鱼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洪光》等反映驻村第一书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稿件,以及反映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开州办帮助班家农民找致富项目,发展桑葚种植的稿件在乡村之声《致富天地》播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门户网站央广网刊发了《河南濮阳市24日举行贫困留守儿童基金会启动仪式》、《河南濮阳将至少发放6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主力扶贫》等稿件。在省台播发了《濮阳市出台农民进城购房办法》、《赵敬涛:群众脱贫的贴心人》、《濮阳将至少发放6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主力扶贫》等稿件。
        2.为大力宣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非遗传承人的系列采访列为今年的重大报道计划,广播外宣成立特别报道小组,专题研究报道方向,分三组记者深入到南乐、濮阳县、清丰、开发区进行采访,采写了多篇高质量稿件,其中《河南落腔传承人李尽轻》、《柳子戏传承人常银良》、《大平调传承人张相彬》等稿在中央台中国之声《难忘中国人》播发,引发良好社会反响,同时,广播外宣还在省台播发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过年方式在改变但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劳动者五一坚守在工作一线我省多面措施保障劳动者权益》等头题稿件。6月1日,我台外宣记者与中央台乡村之声记者一同到濮阳县徐镇镇采访,针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调查,在《乡村少年》节目中播发了相关专题。
3.面对竞争压力,广播外宣不等不靠,另辟蹊径,发散角度,积极对接省台《新闻深一度》栏目,记者采写多篇新闻调查类稿件,开拓了发稿渠道,锻炼了队伍,其中《变了味的彩礼》、《“微信美食”走俏朋友圈 风光背后暗藏隐患》、《朋友圈微整形流行 究竟是美丽还是陷阱》等多篇深度稿,被该栏目采用。 
二、电视外宣
       1.立足全市重点工作,扶贫经验在全省叫响濮阳品牌。上半年濮阳电视外宣按照全市工作部署,将重点放在扶贫工作宣传上,将濮阳的扶贫经验做成了濮阳模式,在全省得到了全面推广。围绕台前扶贫的成功经验,濮阳电视外宣做的《台前:扶贫基地开到了家门口》、《台前扶贫:留住妈拴住娃》、《台前扶贫:从“小能人”到“带头人”》、《台前扶贫:凤还巢》、《台前有望在2018年提前脱贫》等系列节目分别在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新闻60分》、《中原聚焦》等栏目相继播出,通过我们的大力宣传台前扶贫工作经验,已经在全省叫响品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预计9月份全省扶贫现场会将会在台前县召开。
       2.全市房产“去库存”措施,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信息联播》中相继播出,创下了同一篇稿件在央视播出次数的新高,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年初,电视外宣记者采访的《陈九买房记》,讲述了我市农民陈九在全市“去库存”措施推动下成功买房的经历,节目采用纪实手法全面展示了我市在“去库存”的成功做法,探索出的成功经验,6月份,央视专门派出记者来我市采访房产政策,全面提升了濮阳美誉度。
       3.积极与上级媒体栏目对接,开辟了畅通的节目上传渠道。今年以来,电视外宣在现有基础上与上级媒体积极对接,开辟出多条节目上传播出渠道,其中与中央台对接取得新的突破。5月份,电视外宣采制的《我不是外乡人 我是濮阳人》讲述了新疆人艾尼在濮阳创业并反哺濮阳的动人故事,该节目上传以后得到了央视驻河南记者站的高度关注,记者站主动与我们联系,并在央视播出了我们采访的节目,我们的节目制作水准也得到了央视的一致认可,此后央视驻河南记者站多次与我们联系稿件,节目上传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宽。
                           201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