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社会文化

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召开 濮阳市做典型发言
发布时间:2016-9-6 22:08:12   点击:次   【打印】【关闭

9月5日,河南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永城召开,副省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广智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财政厅等11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各省辖市、县政府分管文化的负责同志,文化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按照会议安排,濮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载文作题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濮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经验介绍。
近年来,濮阳市突出建立机制、完善设施、丰富活动、提供保障等环节,不断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普遍存在的重设施建设、轻设施使用,重阵地建设、轻活动开展,重城市、轻农村等问题,着力建好用好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活力得到迸发,效益得到充分显现。
一、建立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真正落地。2015年7月以来,濮阳市、县、乡三级都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但是这些任务落实的重点、难点在村和城市社区,需要有专人来办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按照县聘、乡管、村(社区)用的模式,逐步在各行政村(社区)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文化协管员。通过前期宣传、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录用等环节,选出一批有专长、有热情、懂文化的协管员走上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目前,全市30%的行政村(社区)完成了文化协管员选配任务,年底前完成50%,两年内实现全覆盖。在协管员岗位职责配置上,我们把组织协调、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图书馆社区分馆等文化惠民工程的管理工作纳入进来,使文化协管员承担十几项工作任务,这样就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地,把公共文化服务真正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二、建立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使公共文化阵地和设施不再闲置。近年来,我市以集约节约、共建共享为理念,大力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构成了覆盖全市、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文化活动空间。全市建成近50家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8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有75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在2993个行政村、65个社区中建成标准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30个、文化活动广场110个。在230个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的基础上,今年全市将再完成400个建设任务,同时在城市社区依托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个市图书馆分馆。阵地和设施建设的目的全在应用。针对以往存在的文化阵地和设施使用不够充分甚至闲置的情况,我们制定出台了《濮阳市基层宣传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赋予基层文化协管员管理使用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的职责,同时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与岗位补贴、奖惩、聘用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建立市、县大型文化阵地活动信息对基层文化协管员定向发布制度,使协管员及时做好对身边群众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市、县大型文化阵地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使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人群覆盖更加广泛。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舞台艺术送农民、戏曲非遗进校园、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场次不断增加,每年受众达到100多万人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打造了春满中原、龙文化节、杂技艺术节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提升了濮阳的文化影响力。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向基层延伸,才能真正把文化惠民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协管员的作用,强化基层文化广场活动,使群众艺术馆的天天乐百姓龙都大舞台,清丰县的周末戏曲大舞台,南乐县的乡村梨园春、快乐星期天,台前县清水河乡的文化艺术节,开发区的濮水音乐岛、晨风戏苑等基层品牌文化活动做得更实更接地气,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
四、建立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景更加广阔、活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我市成功推出《尘封的军功章》《清吏郑板桥》《情暖中原》《布衣巡抚魏允贞》《大清诤臣窦光鼐》等精品戏曲剧目和《水秀》《白雪公主》《追寻太阳》等大型杂技情景剧目,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黄河杯戏剧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90多项。市、县两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投入要逐年增加。但是,如何使这些内容沉到基层,发挥最大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的建立,使我们感到有了抓手,找到了联结基层群众的纽带,对做好这些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我们坚持加强对文化协管员的培训力度,今年就举办了30期培训班,开展了10余次观摩交流活动,切实提高了文化协管员的综合素质。按照村(社区)“两委”成员补助数额50%的标准,由县区财政落实好文化协管员的待遇,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的建立,有效整合了文化资源,使基层文化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从不会用向不够用转变,基层文化工作从无人管、弱推动向专人管、强推动转变,基层文艺培训从无人教向专业教转变,公共文化服务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了文化活动丰富、教育引导有力、传承弘扬有序、阵地运转流畅、保障措施到位、发展前景看好的基层文化工作的生动局面。

 

濮阳市文广新局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