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文件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17-1-2 16:54:07   点击:次   【打印】【关闭

  

 

 

 

市文广新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主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到活动丰富、精品纷呈、宣传有力,遗产保护有效,市场繁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现将201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谋划实施文化设施建设。濮阳市图书馆新馆项目主体及内、外装修均已完成,广场配套正在进行,年底可满足开馆条件;弱电工程预计11月底完工,供电施工已完成,正准备接电,今年底将完工并交付使用。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任务完成投资2.1亿元,弱电及配套工程施工正在施工。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迁建项目投资近5亿元,后续建设资金1亿元已到位。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场区内已建的八栋单体现已基本完成,食堂、1号宿舍楼、1-2号教学楼、3号训练馆已投入使用;2号宿舍楼已建成具备使用条件,2-4号训练馆正在建设中,排演馆将在年底前进行开工建设。濮阳国际杂技产业园二期项目以濮阳文化展示馆、音乐美食馆、动感潮流验馆、童梦奇缘馆、魔幻艺术馆等五大特色场馆为主要建设内容,建筑主体已完工,临街幕墙玻璃及屋面工程均已完成,将进行内外部装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戚城文物景区综合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争取市政府资金300多万元,对道路、管网、广场等进行改造。筹资290余万元建设子路博物馆,对大殿、东西厢房等进行全面整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儒家文化、子路文化及孝道文化的一处重要场所。县区五代城墙保护、澶州州署复建、澶渊之盟博物馆、八都坊牌坊长廊、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火车站沿路小站风情商业街、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等建设提升进展顺利。

濮阳县被河南省文化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荣誉称号。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以补贴和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水秀》剧目创新发展。谋划濮阳市凡非凡文化创意产业园、印刷包装创意产业园、意象对话心理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现已列入我市PPP项目库。

杂技产业龙头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市场演出红火,国外演出市场不断巩固,驻外演出遍布韩国、美国、马来西亚、丹麦10多个国家。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推进两项重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一是在全市范围内,按照不低于各县(区)所辖村数10%的比例,完成4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并进行量化管理。二是对华龙区、开发区遴选出23个社区作为图书馆分馆建设点。截至目前,市博物馆、西辛庄村支书培训学院两个分馆已建成投用,其他分馆正在进行招标,预计年底前完成。

持续推进免费开放工作。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站),文物类博物馆、纪念馆等继续实施免费开放,规范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近150万余人次,利用各类文化设施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举办活动3000多场次。

    加大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力度。95,我市以《建好用好基层文化协管员队伍  充分释放公共文化服务活力和效益》为题,在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场上作典型发言。继南乐县取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后,濮阳县积极申报创建第四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于6月在郑州参加评审。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1171118,举办“濮阳杯”第七届黄河戏剧节,来自北京、安徽及我省共17个剧目参加大赛,其中《大清诤臣窦光鼐》《张清丰》《白毛女》代表我市参赛。大赛期间,举办全国中青年剧作家论坛。二是成功举办文艺晚会、戏曲晚会、儿童晚会及民间文艺汇演、义写春联、书画大赛、灯谜竞猜、非遗图片展、濮阳历史名人展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20余场,深受群众欢迎。举办“龙吟大典”、舞龙大赛、书龙画龙、龙文化知识讲座等“二月二”系列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内涵进一步丰富提升。三是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演出80余场、“公益演出下基层”400场、文明濮阳·欢乐中原·百城万场”系列文化活动40余场次,观众达200多万人次。全市已放映公益电影3.5万场,除农村外,还深入社区、军营、公园、广场、中小学等场所放映。指导华龙区、开发区开展文艺下基层活动,通过组织文艺小分队以戏曲、舞蹈、小品等节目方式深入街道、社区广场进行巡演,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四是为打造书香文润之城,促进全民阅读。启动“辅仁书友会”读书活动。

    四、广电宣传工作再上台阶。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建设、招商引资、精准扶贫脱贫、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大组织策划力度,强化重点报道,先后组织开设《保持态势 创新优势 转型升级 赶超发展》《四个全面引领 精准扶贫攻坚》《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四个全面》《开展两学一做 推动赶超发展》等重点栏目。坚持“三贴近”原则,组织开设《曝光台》《劳动者风采》等栏目,播发了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稿件。

广播电视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发稿近1000多篇,在我省各地市排名发稿排名中名列前茅。《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中华第一龙》《弘扬五四精神 书写青春篇章》等一系列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五、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提升明显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63,邀请到童明康、李伯谦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西水坡遗址保护利用座谈会,何雄书记、赵瑞东市长等市领导参加。专家发言为下一步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明确方向,提供了科学办法。

戚城文物景区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春秋文化长廊。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在戚城遗址内进行考古发掘,为大遗址公园建设奠定基础。继续配合做好南水北调沿线、郑济高铁等重点建设项目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支持城镇化建设,对阳光大厦、市委党校等10余处建设项目工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考古勘探面积15余万平方米

    六、文化市场规范有序。

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组织开展“清源”“护苗”“净网”“秋风”“闪电”和校园周边综合整治等16项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出动执法人员1万余人次,累计检查5000余家次、出版物店档摊点2500个(次)、印刷复制企业440家(次),收缴涉嫌各类非法出版物2000余件,处置网络有害信息300余条,关闭网站100多个,查处立案30多起,取缔游商地摊10余个,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起,有力的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

5月,濮阳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被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2017工作谋划

2017年,市文广新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认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西水坡遗址博物馆、凡非凡文化创意产业园、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印刷包装创意产业园、濮阳市中传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濮阳杂技艺术学校新校、图书馆新馆、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戚城文物景区(子路博物馆)提升改造龙凤古玩城建设;谋划实施戚城城墙根文化街区、春秋文化讲堂项目建设加大文化体制改革,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方式,推动广电产业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性展会,谋划组织“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精心筹办重点招商活动,组织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到我市参观考察,力争实现文化产业项目落地。

助推县区推进中华姓氏文化创意产业园、杂技文化产业园、澶渊之盟文化园、澶州州署、古十字街提升、明清一条街等文化生态项目建设

(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制定出台《濮阳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濮阳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全面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重点实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图书馆分馆建设。以节庆和广场文化活动为重点,通过举办“舞台艺术送农民”“公益演出下基层”“中原文化大舞台”等惠民文化活动,掀起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新高潮。加大公共文化队伍免费培训力度,认真开展市县赛事选拔活动,积极参加省以上各类赛事活动。持续做好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市、县两级全部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80%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成符合国家配置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三)加快广电事业发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三贴近”, 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创新,拓展宣传广度和深度,提升报道质量,全力做好对内宣传报道,凝聚濮阳赶超发展正能量。精心打造新闻民生类栏目,切实加大对农业、社教类节目宣传报道的力度,切实改进重大活动、热点引导、突发事件的报道。密切与中央、省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整合外宣资源,突出重点、挖掘亮点,强力推进对外宣传报道,展示濮阳良好发展新形象。力争广播电视新闻及专题类节目被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1000条。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推进全市县级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加快我市有线数字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发展,全面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作;强化内部管理和安全监管,组织开展非法设台、广告监测等专项行动,确保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

   (四)开展文明探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做好濮阳古文化遗址的调查研究,努力开展好濮阳的中华古代文明探源工作。做好戚城遗址、西水坡遗址博物馆和清丰单拐革命旧址、范县颜村铺革命旧址、范县白衣阁革命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维修等工作。强化文物安全工作,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制定相关保护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对濮阳老城传统街区,特色古民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和整理。

    搞好与公安部门协调,共同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全力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设,做好我市基础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组织好市级非遗项目和市级非遗传承人的调查和评审工作,健全完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推进传承机制建设,实施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行动。组织开展好非遗项目展演、非遗展板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各类活动,多形式、多渠道打造非遗展示、宣传平台。

(五)坚持依法行政,繁荣文化市场。深化文化市场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升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转变职能、简政放权,降低行政审批门槛,全面实现文化市场审批无纸化办公。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培训,增强经营业主守法意识,维护好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积极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和服务平台系统建设,全面开展县(区)平台应用推广工作。协调公安、工商等部门,做好“扫黄打非”和新闻出版工作,加强市场管理和执法打击,重点加强网吧、娱乐场所和演出行业整治的市场监管,组织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及校园周边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