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项工作 >> 体育运动

濮阳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公报(2020年)
发布时间:2021-12-31 16:49:49   点击:次   【打印】【关闭

濮阳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公报(2020年)

全民健身是一项全民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工程,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濮阳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百姓满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根本立足点,夯实根基、狠抓短板,弘扬特色、激发活力、协同聚力,截止2020年末,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四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日趋完善,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更加丰富,居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热情更加高涨,居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建设实现多个领先。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建设

截止2020年底,市级“两场三馆”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县(区)级“两场三馆”、乡镇(街道)级“一场一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100%新建一批便民、利民、利用率高的中小型体育场所,其中新建标准体育公园3个(清丰县清丰乐园体育公园、台前县灵妙河体育公园、濮阳县奥林匹克公园)、嵌入式小微健身园120余处、健身步道996.608公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完成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2平方米。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基本完成。

(一)市级。市级两场三馆基本完成。已建成体育场(丙级)1个、室外体育活动广场2个、体育馆(乙级)1个、游泳馆1个。开工全民健身综合馆1个,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二)县(区)级。已完成县级“两场三馆”13个。其中体育场3个、室外体育活动广场4个、体育馆2个、游泳馆1个、全民健身综合馆3个。各县(区)中濮阳县3个,分别是濮阳县体育场、濮阳县室外体育活动广场、濮阳县全民健身综合馆;南乐县3个,分别是南乐县体育场、南乐县室外体育活动广场、南乐县全民健身综合馆;清丰县4个,分别是清丰县体育场、清丰县室外体育活动广场、清丰县体育馆、清丰县游泳馆;范县2个,分别是范县室外体育活动广场、范县体育馆。区级“一场两馆”1个,为华龙区全民健身综合馆。中原油田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斥资7000万元建成3座大型体育场馆,分别是中原油田体育场、中原油田游泳馆、中原油田全民健身综合馆。

(三)乡镇(街道)级。已完成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158处,乡镇级农民体育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室外体育场地设施90处,室内体育场地设施68处,实现51个乡镇(街道) “双有”(既有室外又有室内)体育场地设施的覆盖,覆盖率达到53.1%

(四)行政村(社区)级。城市社区“十五分钟健身圈”基本完成,正在向“10分钟健身圈”目标迈进;2020年以来城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全部实现人均室外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3平方米或人均室内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1平方米目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建设(2018-2020

20182020年,濮阳市举办国家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4场次、省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12场次、市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50场次、县(区)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107场次,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179场次,市、县(区)、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四级“金字塔”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669”市级品牌赛事活动,打造了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一乡镇(街道)一亮点、村村(社区)有活动的全民健身品牌格局,为全市人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幸福龙都·活力濮阳”全民健身总品牌更加响亮。

(一)国家级全民健身品牌赛事。以中国极限运动大会为例,濮阳市依托杂技,抢抓国家体育总局跨界选材,备战奥运的机遇,大力发展极限运动。2019中国极限运动大会在濮阳市和清丰县成功举办,是极限运动进入奥运时期以来,我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极限运动大会,规格最高、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为推动我国极限运动发展贡献了濮阳力量。本届大会囊括了2020年东京奥运会全部的极限运动竞赛大项,各参赛项目均代表了当前国内最高水平,聚集了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77名运动员参赛,吸引了20万人次的现场观众。大会期间,40多家主流媒体对极限运动大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刊发稿件4000多篇,线上点击1000多万次。

(二)省品牌赛事濮阳站。

省级品牌赛事是我省降低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参赛门槛,扩大参与人群范围,让举办体育赛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的重大举措。濮阳市积极响应上级要求,紧抓省级赛事对提高濮阳市办赛水平,锤炼参赛队伍,丰富群众高水平赛事活动,提升、检验和对标全民健身效果的重要机遇,投入资源全力办赛,保障每种省级赛事活动坚持每年举办1次以上。20182020年濮阳市共举办“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乒动中原”乒乓球大众公开赛、“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体彩杯”河南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赛、省老健会等一系列省级品牌赛事活动12场。努力将省级赛事发展为濮阳城市名片的平台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

——“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连续举办河南省第十一届、十二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濮阳市总决赛,聚集了濮阳市400名农民篮球“能手”。

——“乒动中原”乒乓球大众公开赛:举办乒动中原“体彩杯”河南省第四届乒乓球大众公开赛第四站(濮阳赛区),吸引了全市300名群众乒乓球高手参与其中。

——“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举办第一、二、三届“龙行中原”河南省全民龙舟大赛,共计吸引1700名龙舟健将参与其中。

——“体彩杯”河南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赛:举办“体彩杯”河南省青少年男子排球赛,共计500名排球健将参与其中。

——河南省第四届电子竞技比赛:举办河南省第四届电子竞技比赛暨濮阳市第十五届电子竞技大赛,共计吸引500名电竞“大神”参赛。

——省老健会:开展河南省老年人健身秧歌交流活动、河南省老年人健身球操交流活动,共计800名老年人参与其中。

——其他省级品牌赛事:举办第十七届河南省健美锦标赛暨2019年河南省健身精英赛(濮阳赛区)选拔赛、河南省健身气功辅导员功法提高班等活动,共计200名健身“达人”参与其中。

(三)市级品牌赛事。濮阳市印发了《濮阳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导意见》(试行),每年定期发布《濮阳市重大群众体育活动重大竞技体育赛事指引》,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培育和开展669”市级品牌赛事活动。即:6个全民健身活动:迎春健跑活动、金秋健步活动、工间健身活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农村)活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6综合性运动会:全市运动会、市学生(青年)运动会、市职工运动会、市全民身大会、市老年人健身大会、市极限运动大会;9个单项品牌赛事:龙舟赛、马拉松、市长杯赛、足球系列赛、篮球系列赛、乒乓球系列赛、健身气功大赛、太极拳大赛、广场舞大赛。

1.6”个全民健身活动。

——迎春健跑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2018-2019年每届次吸引1500余名跑步爱好者参与其中,2020年开始线上线下融合化举办,形式创新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参赛规模突破2万名,抖音平台参赛视频浏览量近20万次。

——工间操健身活动逐步走向普及。濮阳市持续发动全市各市直单位开展工间操活动,倡导各企事业单位学习和开展广播体操活动,2018-2020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举办工间操活动的数量占比超过55%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走向常态化、规范化。2019年以来濮阳市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要求在华龙区体育馆持续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总参与人次和组织规范性持续提升。

——金秋健步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农村)活动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日趋成熟。各界热爱全民健身、参与全民健身、服务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日趋浓厚。

2.6”个综合性运动会。坚持全运会全人群、全年龄、全学段、全区域、全周期覆盖原则,积极构建新型全运会赛事体系。把学生(青年)运动、职工运动、极限运动、全民健身活动、老年人健身活动纳入市全运会,每年举办一届全市学生(青年)运动会、极限运动会、全民健身大会、老年人健身大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职工运动会,做为每四年一届全市运动会的积分赛,建立赛事成绩数据库,形成1+N”综合赛事体系。2018-2020年综合性运动会累计吸引各年龄段、各类体育运动爱好者1.3万余名。

3.9”个单项品牌赛事。

——龙舟赛:举办二、三、四届龙都濮阳龙舟赛,共计吸引了2175名龙舟健将参与其中。

——马拉松赛:举办濮阳市第一、二届建业半程马拉松,共计吸引了2.2万名马拉松爱好者参与其中。

——市长杯赛:以学校为主体,培育全市青少年赛事体系,每年开展“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市长杯”青少年校园乒乓球联赛。2018年以来,分别聚集了全市3476名足球“小将”和1138名乒乓“小将”参与其中。

——足球系列赛:连续举办“濮阳市足球联赛”,20208月濮阳市首届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联赛成功举办。

——篮球系列赛:举办第十一、十二届“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第三、四、五届夏季篮球联赛等篮球系列赛事,聚集了共计4357名“灌篮高手”参与其中。

——乒乓球系列赛:举办濮阳市第一、二届“崛起尚合”杯乒乓球比赛,第一、二、三届老年人乒乓球比赛,吸引了1365名老年人参与其中。

——健身气功大赛:开办2020年濮阳市太极拳健身气功培训班,为健身气功赛事共计培养了1500名健身气功专业人员。

——太极拳大赛:举办濮阳市2425届太极拳比赛,2019年濮阳市“九九重阳节”太极拳比赛,聚集了1670名老年太极拳爱好者“切磋比武”。

——广场舞大赛:举办第一、二、三届广场舞大赛等线下活动和2020年濮阳市“全民健身日”老年人“同跳一支舞”线上活动,吸引了4154名广场舞爱好者同台竞技。

(四)县级品牌赛事。

各县(区)每年开展了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公益性品牌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每种赛事活动坚持每年举办1次以上。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华龙区、开发区均开展了5个以上形成届次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公益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

——濮阳县:龙舟赛、金堤河徒步行、梅花拳交流大赛、“孔子酒、中国礼杯”篮球公开赛、老年太极拳展示活动等赛事和活动共11场次,吸引了275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清丰县:“东联杯”篮球联赛、职工运动会、“博源杯”非公企业趣味运动会等赛事和活动共10场次,吸引了407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南乐县:冀鲁豫象棋公开赛、西湖环湖健步走、龙舟赛、篮球联赛等赛事和活动共14场次,吸引了超过1.2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

——范县:五彩黄河万人徒步、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太极拳竞赛、校园拳击锦标赛等赛事和活动共9场次,吸引了1208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台前县:“迎五一”乒乓球/拔河/篮球比赛、“体彩杯”象棋/青少年武术比赛、“园丁杯”男子篮球赛等赛事和活动共28场次,吸引了5200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华龙区:元旦长跑、健身气功、街舞精英邀请赛、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和活动共17场次,吸引了超过2.1万名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

——开发区:干部职工篮球赛、广场舞大赛、舞龙舞狮、中老年健步等赛事和活动共9场次,吸引了1000多名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

——示范区:滨湖湾篮球赛、广场舞大赛、学校体育文化节、龙舟赛等赛事和活动共9场次,吸引了近1000名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

(五)县长杯赛。

——“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2018年以来,范县、台前县开展第二、三、四、五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共5场次,聚集了1295名足球“小将”参与其中。

——“县长杯”青少年校园乒乓球联赛:台前县开展第一、二届“县长杯”青少年乒乓球联赛共2场次,聚集了290名乒乓“小将”参与其中。

(六)行政村(社区)健身活动。濮阳市积极开展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和社区运动会,要求各乡(镇、办)每年举办2次以上公益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各行政村(社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公益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近年来,城市社区每年举办不少于20人参加的全民健身活动40项次,农村900多项次,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影响力大、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形成了“四会两赛一活动”的基层全民健身活动格局。

——“四会”:举办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趣味运动会、节日运动会共20场次,吸引了共计2630名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两赛”:举办广场舞大赛、秧歌大赛共33场次,吸引了共计6395名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一活动”:举办文体汇演/文体晚会活动共23场次,吸引了7950名文体表演人员参与其中。

(七)其它赛事活动。

通过优惠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积极鼓励和引导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体育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办赛,激发市场活力。

——系统行业单位健身活动。举办篮球、太极拳、传统武术、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36场次,吸引了4.3万名体育运动爱好者参赛,超过12.7万群众观赛。例如:濮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每年举办“滨湖湾杯“篮球邀请赛,每年吸引500名运动员参赛,2000多名群众观赛;经开区事业局、文明办、宣统办、妇联、华安办每年联合举办安康苑“天天乐百姓”大舞台活动,每年吸引5200体育爱好者参赛、1.3万名群众观赛。

——协会俱乐部健身活动。举办篮球、毽球、秧歌、梅花拳、太极拳等群众喜爱的全民健身活动11场次,吸引了2535名运动员,5741名参与人员。例如:濮阳市篮球协会每年举办篮球冬季精英赛,每年吸引约500名篮球爱好者参赛,1500名群众观赛;濮阳市龙祥毽球俱乐部每年举办毽球比赛活动,场均组织25名毽球“小将”参与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线上健身活动。2020年,成功研制“动吧动吧”小程序和“豫健濮阳”APP,疫情期间开展了两次“龙都运动家”宅家健身大赛和“龙都运动家”迎春健跑等线上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群众、职工等各类人群线上健身,有1万余人通过网络报名参加,浏览关注超过30万人次,成为疫情期间全国最早举办线上赛事活动的城市之一,中央电视台、河南省电视台、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广泛报道。

——民族民俗活动。围绕龙文化和黄河资源,开展了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发展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踩高跷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赛事。例如:举办2018年第三届河南省民间传统体育大会,大会囊括空竹,风筝,舞龙舞狮,毽球,鞭陀,中国式摔跤,象棋等七个传统体育比赛项目以及旱地划龙舟展演项目,吸引了全省28支代表队的1000余名运动员参与其中。

——冰雪赛事运动。围绕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国家目标,大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支持冰雪运动进校园,打造青少年冰雪运动赛事,培育和发展省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冰雪),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梯队,积极创建国家级冰雪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基地。20181227-31日举办2018年全国青少年雪上项目冬令营活动,共321名青少年冰雪运动爱好者参与其中。

三、体育社会指导体系建设

1+4+N”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基本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全覆盖。即:1个体育总会(或体总会会),4个人群体育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N个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健身团队组成的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夯实了全民健身组织基础。截至发布日,全市范围内共成立10个体育总会(含2个分会)、13个四类人群体育协会、57个单项体育运动协会、78个体育俱乐部3331个健身活动站点,培训出9648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按全市常住人口377.2088万人计算,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数8.83个,每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2.56人。体育社会指导体系在组织健身活动、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弘扬健身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濮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0.50%

(一)体育总会。已实现市、县(区)两级全覆盖。其中市级体育总会1个(濮阳市体育总会),县区级体育总会9个(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华龙区、开发区体育总会,示范区、工业园区体育总会分会),并积极推进具备条件的乡(镇、办)设立体育总会(分会)。

(二)人群体育协会。已成立人群体育协会13个,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3个(濮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濮阳市华龙区体育指导员协会、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5个(濮阳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濮阳市华龙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老年人协会、清丰县老年人体育协会、范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农民体育协会2个(濮阳市华龙区农民运动协会、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民运动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3个(濮阳市残疾人体育协会、濮阳市华龙区残疾人运动协会、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残疾人协会)。

(三)单项体育协会。已成立单项体育协会57个,其中市级协会36个,县(区)协会21个,实现了单项体育协会在市、县(区)两级全覆盖。

(四)体育俱乐部。已成立体育俱乐部78个,其中市级65个,县(区)级13个,实现了体育俱乐部在市、县(区)两级的覆盖。

(五)健身站点。已建成基层健身活动站点3331个。近年来濮阳市深入推进文体融合发展,推动全市基层文化站摘牌和健身文化站的挂牌工作,截止发布日基本实现基层健身活动站点在行政村和社区的全覆盖。

(六)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国家级。共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人,主要为游泳项目指导。

——一级。共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3人,主要涉及健美、健美操、太极拳剑扇、田径项目指导。

——二级。共有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451人,主要涉及广场舞、球类、健身操、健美等项目指导。

——三级。共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45人,主要涉及广场舞、健身气功、广播操、球类、健身秧歌、健身操舞、太极拳等项目指导。

四、全民健身工作保障体系建设

濮阳市以“制度建设为纲、组织领导为保证、机制建设为领航”,全力构筑全民健身工作保障体系。2018年以来,深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省委省政府关于全民健身的系列文件精神,根据濮阳实际情况制定发布了《濮阳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濮政办〔201858号)等一系列文件,为濮阳市全民健身工作指明了方向、规范了要求。形成了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区域,各级主要领导挂帅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构建了“三级联动”、“四个聚焦”、“七个纳入”等工作机制,击破全民健身工作存在的短板环节,领航濮阳全民健身工作开展。

(一)制度建设为纲,提供政策保障

——全民健身总体工作相关政策。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促进濮阳市全民健身事业再上新台阶,制定实施了《濮阳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濮政办〔201858号)、《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濮政办〔202110号)等文件。

——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建设相关政策。为提高全市体育场馆建设进度、科学规划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印发了《濮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制定了《濮阳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开放办法》、《濮阳市体育主题公园小微健身园健身步道建设设参考标准》、《乡镇办一场一中心建设参考标准》等文件。

——全民体质健康干预体系建设相关文件。为培养学生养成以体育素养为主体的健康素养,推动每名学生熟练掌握至少1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大力推广工间健身制度,积极指导妇女、老年人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努力推动残疾人开展康复、健身活动。制定了《濮阳市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实施方案》、《濮阳市推广普及广播体操实施方案》、《濮阳市老年人妇女残疾人运动健身实施方案》等文件。

——体育社会指导体系建设相关文件。为推动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三级覆盖,推动市场主体办赛积极性和办赛水平,制定发布了《濮阳市五类体育社会组织设置指南》、《濮阳市体育社会组织星级管理办法》、《濮阳市体育类社会团体购买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体育规划体系建设相关文件。为提高全民健身工作计划性、指导性,为居民健身规划更加美好的蓝图,制定实施了《濮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濮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濮阳市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总体规划(20202025)》、《濮阳市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濮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等重要文件。

(二)组织领导为保证,全力保障工作开展

2018年以来,濮阳市政府全民健身领导协调组织和机制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濮阳市组建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以市委宣传部、发改委、市体育局、财政局、教育局、住建局等机关一把手和各县县长为成员的濮阳市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乡镇(街道)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截止2020年底,市、县(区)两级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实现全覆盖,乡镇(街道)全民健身领导小组覆盖率接近90%,以各级主要领导为小组主要成员、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三级带动”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体系基本形成。小组体系中市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一指挥,加强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负责同志要主动担当、狠抓落实,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三)工作机制为领航,统领工作全局

——“三级联动”。①组建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②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③推动体育社会指导体系在市、县(区)、乡镇(街道)的覆盖工作;④建立覆盖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⑤打造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的品牌赛事体系等。

——“四个聚焦”。对标先进,对表标准,坚持问题导向。①聚焦关键项目。针对濮阳市全民健身设施家底薄弱短板,重点抓好“两场三馆”、“一场两馆”、“一场一中心”、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小微健身园、社会足球场地建设等关键项目。②聚焦关键环节。抓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同规划同落实工作。③聚焦短板弱项。抓好体育文化氛围不浓这一短中之短、弱中之弱工作。④聚焦关键单位。抓好体育行政部门、发改部门、教育部门、卫健部门、精神文明和爱国卫生部门、工会、妇联、残联、共青团、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住建和城市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协作配合工作,共同将全民健身工作落到实处。

——“七个纳入”。此处略,详见第六部分“全民健身工作特色做法”。

五、全民健身突出成效

濮阳市全民健身工作推进扎实,全民健身满意度达到85.83%。在居民体育消费、体育锻炼人口、体质健康等重要指标实现领先。

——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群比例领先。濮阳市有体育消费行为的人群占比达到69.50%,较全省60.08%的水平高9.42个百分点。

——人均体育消费金额领先。濮阳市人均体育消费金额为1268元,较全省1226元的水平高42元。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领先。濮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0.50%,较全省32.31%的水平高8.19个百分点。

——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领先。濮阳市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老年人)工作得到河南省体育局的积极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样优良率达到40.2%、抽样达标合格率达到92%以上

(四)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健身连续多年纳入《濮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台账》,在40项二级指标中,全民健身指标有2项,占5%;在88项三级指标中,全民健身指标有3项,占3.4%。成为濮阳市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重要性凸显。

六、全民健身工作特色做法

濮阳市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在“建”字上下功夫,在“创”字上求实效,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变,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高质量发展,在政策保障方面形成了具有濮阳特色的工作经验。

(一)全目标管理。濮阳市制定了《濮阳市创建运动健身模范市考核标准》,89个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向所在县(区)政府(管委会)签订全民健身目标责任书,9个县政(区)向市政府签订全民健身目标责任书,实行市、县、乡三级目标管理,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对承担全民健身场地建设任务较重的住建、城市管理局等多家市直单位,纳入了市政府年度综合考评体系。

(二)全指标贯通。2018年,体育总局印发了《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指标》,包括1级指标5项、2级指标37项。201812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体育局制定的《河南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三级联创三个带动实施意见》,明确了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37项工作目标。20204月,体育总局下发了《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区)创建工作成效表》,包括1级指标5项、2级指标12项、3级指标27项,融合三套指标,厘清逻辑关系,建立了覆盖全部创建指标、切合濮阳实际的全民健身台账管理体系,做到了创建工作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

(三)全要素保障。濮阳市全面落实“七个纳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一是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纳入了市、县(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二是将体育事业经费、全民健身设施基本建设资金纳入了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三是将体育工作主管部门纳入了各级规委会成员单位;四是将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健康濮阳、卫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五是将全民健身场地、场馆、设施网络建设纳入了市、县(区)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六是将全民健身设施重点项目与工业项目、城镇化项目一并纳入了全市观摩;七是将全民健身场地建设情况纳入了年度综合考评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考核,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全社会发力。2020年,濮阳市委、市政府实施了全市城市建设综合提质暨城市创建工程,把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复检,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同部署、同落实、同督导,实施“三保三创”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第一召集人,市长为召集人的濮阳市城市综合提质暨城市创建工作周调度、月例会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创建工作。濮阳市大力实施“体育+”工程,推动全民健身与社会各方面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体育城建融合,优化城市体育场地供给;推进体育教育融合,人才共育,增强学生体质;推进体育健康融合,运动处方让健身更科学,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推进体育旅游融合,以体促旅,以旅助体;推进体育杂技融合,创新发展,共同开拓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

(五)全方位推进。濮阳市印发了《关于将全民运动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项目纳入县(区)年度民生实事工程的通知》,公布了《濮阳市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全民健身补短板项目》,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比如:濮阳县市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和游泳馆、3个足球场、2个城市游园项目;清丰县全民健身中心、2个体育主题公园升级改、2处健身步道项目;南乐县体育中心项目;范县全民健身中心;开发区昆吾体育中心、3处健身步道、2个社会足球场、2个街头小微健身园已纳入2021年县(区)民生实事工程。南乐县、范县等把把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两场三馆”、乡镇“一场一中心”、村(社区)三级设施和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小微健身园写入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七、其他方面发展情况

一是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各级各类以提供体育健身服务(含资讯、科普及健身场所、教练预约等)为主要功能的网站、APP、公众号、小程序、抖音等互联网平台20个;打通全民健身行为线上线下活动,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官网与濮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濮阳网、河南省体育局等网络平台数据互通和资源共享;完成全民健身信息化6个活力濮阳”建设,分别是“活力濮阳”微信公众号、“活力濮阳”新浪微博、“活力濮阳”微视频(央视版)、“活力濮阳”今日头条、“活力濮阳”腾讯新闻、“活力濮阳”网易新闻。二是体医融合。以全市3家三甲医院、8家二甲医院为重点,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进行健康教育,开具运动处方,开展体医深度融合。

注释

“两场三馆”,即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以及体育馆、游泳馆(池)和全民健身综合馆。

15分钟健身圈”,指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者骑行不超过15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数:本省(区、市)在县级(含)以上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体育社会组织。

 河南省、濮阳市体育消费数据均来源于2020年河南省体育局开展的《2019年度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调查》,截止本公报发布日,2020年度调查工作尚未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