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关于《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9-8-5 16:20:14   点击:次   【打印】【关闭

      2017年8月26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依据
      陈润儿省长5月19日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后,我局按照任务分工,迅即启动了旅游产业转型攻坚工作。鉴于我省已于2014年出台过《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豫政〔2014〕44号),且《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已报省政府审批。为进一步提升此项工作的针对性,我局决定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启动《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我们深入领会5月19日省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认真学习《河南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豫发〔2016〕28号)和《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豫发〔2017〕18号)文件精神,严格依据《“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6〕281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7〕154号)、《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家和全省层面的上位规划,充分吸纳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河南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广泛借鉴了河北、安徽、福建、山东、甘肃、宁夏、贵州、云南、青海等兄弟省份近年来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性文件。
     二、技术路线
       编制过程中,我们坚持“宏观研判找趋势、横向比较找问题、纵向比较找潜力”,力求“找准问题根源、锁定转型目标、确定攻坚路径”,确保《行动方案》务实、管用。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专题座谈,深挖问题根源。5月26日,舒庆副省长在三门峡市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座谈会,聚焦河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激发企业主体活力、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等;6月8日,舒庆副省长与省政协张广智副主席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组首次碰头会。研究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产业转型攻坚工作计划》,确定省内座谈与省外调研的具体内容,明确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并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主攻路径、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进行研判;6月9日,省旅游局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动员会。确定“1+8”的任务框架,明确责任分工。1个主报告为《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8个专题报告包括入境游、核心旅游产品、旅游饭店、乡村旅游、旅游人才、智慧旅游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旅游业发展瓶颈分析与2016年河南旅游业发展报告;6月15至19日,张广智副主席先后分三次召开豫北片区、豫中和豫东片区、豫南片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座谈会,组织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政府、重点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及部分旅游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当前制约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听取具体建议。
       二是综合研判,锁定转型目标。6月19日,我局主要负责同志及《行动方案》起草组人员专程赴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戴斌院长及数据中心、政策所、战略所、区域所等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听取其对我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并掌握全国旅游业发展的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6月23日至25日,张广智副主席带领省旅游局、省文化厅负责同志,赴贵州省开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重点考察贵州省在旅游综合体制改革、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新业态旅游项目开发等领域的先进做法,并就如何做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与贵州省相关同志进行广泛深入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到2020年全省主要旅游指标实现倍增,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超过8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0亿元,进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
     三是群策群力,找准攻坚路径。7月初,在前期座谈、专题调研、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我局起草了《行动方案》初稿,提出要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为战略方向,以调结构、转动能、固优势、补短板、破瓶颈为主攻路径,在5大重点领域集中实施20项行动方案74条具体举措,确保打好全省旅游产业转型攻坚战。目前,《行动方案》已经征求了省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省辖市、相关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建议,并完成了后续修改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梳理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名录和全省旅游交通领域的建设需求,形成了附表。为进一步提升《行动方案》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局于7月22日在南阳市淅川县召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座谈会,与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带队的40名博士团进行座谈,再次就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基本规律以及河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等向国内一流旅游智库借脑借力。戴斌院长等对《行动方案》的总体内容表示肯定,并对《行动方案》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三、与《“十三五”规划》的关系
       一是全面与重点。《“十三五”规划》是对“十三五”期间全省旅游业发展做出的系统性部署;《行动方案》更加强调问题导向,针对“入境游比例低、人均旅游消费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主体活力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制约河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性问题,精准施策,重点发力。二是总体与专项。《“十三五”规划》是总体性规划,涉及旅游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行动方案》更加突出专题性,抓住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提出的“调结构、转动能、固优势、补短板、破瓶颈”等举措更加切合转型攻坚的主题。三是宏观与具体。《“十三五”规划》是构建了我省旅游业的总体目标、战略定位、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及政策保障体系;《行动方案》将我省旅游产业转型攻坚分解为20个领域,并明确了责任分工,更加细化,更具可操作性。
       四、创新点
       一是技术路线创新。更加突出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发现问题;更加突出问题导向,通过问题倒逼转型;更加突出借智借脑,通过借力提升站位。二是编制方法创新。采取分片座谈+专题调研+综合研判+集中起草的办法,确保《行动方案》的战略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三是成果形式创新。在《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同步启动了我省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和旅游交通需求等领域的调查目的工作,形成了79个重点项目,提出了2800公里的新建旅游交通需求。我们还与省交通厅进行了深度对接,下一步拟出台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同时,我们还将陆续与体育、文化、国土等部门深化合作,出台一批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专项行动方案;四是总体站位创新。《行动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力求全面融入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扶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化解过剩产能等总体部署,与中原城市群、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米”字形高铁网络等重大战略规划充分衔接,体现了较高的站位、较新的理念和较宽的视角。
      五、主要内容
    (一)总体考虑。文件起草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为摸透情况、找准问题,每个党组成员都安排有调研任务,从产品打造、线路开发、品牌培育、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各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找出瓶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文件起草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入境游在全国靠后的问题,2015年我省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在全国排名第20位;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2.28天,低于全国平均的3.16天;入境过夜游客在我省人均天花费162.21美元,低于全国平均的218.44美元/人天。再如,旅游产业链条短的问题,2015年我省旅游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76.45%,全国平均水平为49.09%,我省景区门票收入占比在全国居第二位,显然处于门票经济阶段。找准了问题,看清楚差距,为我们制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提供了靶子、找到了方向。二是立足大局谋划。我们在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时,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领导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全国旅游产业“十三五”规划以及其他行业专项规划,力争做到与省委省政府的思路相吻合、与相关行业相融合、与旅游发展的实际相符合。在组织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完全符合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融合化”与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全域旅游”不谋而合,“智能化”与发达国家推出的“智慧旅游”如出一辙,“绿色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曲同工,“高端化”与旅游转型升级的主题完全吻合。考虑到旅游标准化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保障,我们又加了“一化”,即“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为战略方向”。三是抬高工作标准。2014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省争取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800亿元。在《行动计划》中,我们调高了指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主要旅游指标实现倍增,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超过8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00亿元,进入全国旅游“第一方阵”。之所以抬高标准,我们认为既然省政府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就应该“跳起来摘桃子”,不能满足于完成任务而定过低标准。经测算,到2020年经过全省上下、相关行业共同努力这个指标是可以达到的。
      (二)框架和任务。《行动计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和目标,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和路径,第三部分是组织领导和保障。总体要求和目标的主要内容已在前面作了简述。重点任务和路径主要是围绕“调结构、转动能、固优势、补短板、破瓶径”提出相应的任务和措施。调结构包括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旅游产品结构、旅游客源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投资结构。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主要是做大“三圈一区”即大郑州都市旅游圈、中原城市群旅游圈、区域旅游协作圈、跨区域旅游功能区;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主要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积极打造精品景区,特别是强化景区动态管理、严控数量规模,提升高等级景区的比例;优化客源结构,主要是通过实施“引客入豫”和“留客在豫”举措,培育和推广黄河华夏文明旅游线、中国功夫体验旅游线、中国古都文化旅游线、中华姓氏寻根旅游线、丝绸之路河南探访旅游线、游河南·知中国研学旅游线、中原山水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薪火相传红色旅游线、老家记忆民俗旅游线等9大“中华源”精品旅游线路,提高省外游客和高端游客占比;优化消费结构,主要是通过降低交通成本、门票价格,提高购物消费、餐饮消费比重以及酒店出租率;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引导资金投向高成长性旅游项目。转动能即强化智慧旅游、新业态孵化和绿色旅游,积累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在智慧旅游方面,提出加强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旅游+互联网综合指挥平台,创新旅游+互联网营销推广手段,到2020年所有4A级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打造新型智慧旅游景区。新业态孵化方面,对打造高端主题酒店、精品民宿客栈、旅游特色小镇、温泉旅游区、滑雪旅游地、研学旅游目的地、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演艺节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绿色旅游方面,主要是落实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建设绿色旅游景区、推动绿色旅游消费,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固优势即巩固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旅游交通优势,进一步把长板拉长做强。我省乡村旅游起步早、资源好、典型多,如栾川重渡沟乡村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国家旅游局曾提出“省级旅游看四川、县级旅游看栾川”,我省70%的旅游资源都在乡村,加上我省是农业大省,乡村旅游的优势比较突出,因此我们提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全省扶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省文化旅游资源禀赋高,但挖掘不深、整合不足,体验式、生活型、创新性、主题式旅游产品的策划与深度开发不够,导致我省文化旅游有说头、缺看头、少玩头,吸引力不强、回头客少。因此,我们以打造世界文化旅游高地为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重点、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载体,运用现代科技,通过创意创新,推动文化旅游提质增效。我省康养旅游的优势在于中医药资源、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创建国家旅游局、中医药管理局倡导的各类康养基地具有较强的优势,我们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但还存在核心景区之间交通方式衔接不紧、未形成环线、主干道到景区“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我们提出旅游交通“织网”计划,主要是完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旅游航空网络、旅游轨道交通网络、自驾车旅居车交通服务。补短板即提振入境游、壮大旅游企业、强化旅游品牌推广、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等。特别是在提振入境游方面,通过塑造国际旅游形象、开通更多国际客运航线、实施签证和购物离境退税便利化政策等措施,力争我省入境游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扭转我省入境游排名靠后的局面。破瓶径即破解人才、资本、土地、体制四大瓶颈,解决好人才引进、资金投入、项目落地和发展合力的问题。